百度公关小姑娘来找我聊文心4.5,「开盒事件」却接踵而至。
只好算求,因为议程被重新设置了。
就觉得这帮小孩挺可怜,大好光阴蹉跎在主要业务之外的烂糟事上。
「开盒事件」的公共性只会凸显在「信息泄露」上,毕竟这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相关,其他都是干扰项。
大众与媒体的追问应该落在——为什么一个人花点钱,就能把另一个人的信息查个底掉呢?
可事实不是这样的,目前舆论呈现的态势是——不利于百度的谣言应传尽传。
将百度高管与13岁女孩吊起来打。
我从最功利的角度讲,这么做,最大快人心的结果不过是——百度勤着道歉了,高管被开了,13岁女孩被孤立了。
然而对惩治开盒一点帮助没有啊。
我感觉大众也知道这点,他们心里有本账的——嗐,咱们的隐私早他妈泄露了,问责、溯源也没啥用,不如痛快痛快嘴,欺负欺负真能认怂的人。
好,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为什么认为百度好欺负,为什么认为骂百度是政治正确呢?
我简单说,就两点。
一个是——历史负债。基于网络医疗广告等业务模式引发的社会公众事件,每次遇事都会被翻出来说道说道。
一个是——活人不多。百度现在没有强账号体系的国民级应用在手,或者说可替代性太强,人们不在你的产品上分享、浏览、互动,也赚不到钱,提供不了太多就业岗位,不存在粘着性,他们感受不到你的重要性,在关键时刻,就很难为你说话。如果抖音遇到声誉风波,相信我,用户维护与狂喷的比例最起码是五五开的局面。
有黑点,离得开,惹得起,喷了还有流量,百度屡屡在舆论场失势就不难理解了。
我也每次在想,文心系列得性感到什么程度,才能让大众买单,说一声——百度,让我们重新来过。
今年,我注意到字节跳动的一个工作细节。
CEO梁汝波在全员会上,提到2025年的工作目标时,将「提升社会信任,增加美誉度」纳入到非常重要且醒目的位置。
在过去的一年,字节跳动是出了不少影响企业声誉的公共事件的,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在公众心目中留下负向标签,这就会变成企业的历史负债,很难清除,口碑变坏,再遇到公众关切、讨论的事,人们就很难「为你说话」,且「为你说话」会成为自己的污点。
从目前百度的遭遇来看,最起码让公众能就事论事是一件多么幸福且难得的事啊。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