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丝路文明再添实证! 青海乌兰泉沟唐吐蕃时期墓葬出土文物修复完成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崔永焘 报道)3月27日,记者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青海乌兰泉沟唐吐蕃时期墓葬出土的银饰金王冠与鋬指杯历时两年修复,正式通过专家验收。此次修复不仅让千年前的工艺重焕光彩,更为研究丝绸之路青海道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关键实证。
专家现场验收。
两件珍贵文物修复过程。
乌兰泉沟墓葬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是青藏高原首次发现的唐吐蕃时期壁画墓。2019年考古发掘中,工作人员意外发现墓室外壁暗格内藏有珍珠冕旒龙凤狮纹银饰金王冠与镶嵌绿松石四曲鋬指金杯。两件文物工艺精湛,融合中原、吐蕃及中亚文化元素,对研究青海多民族交融及丝绸之路交流具有重大意义。
该墓葬因壁画、暗格木箱及鎏金王冠等独特发现,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暗格木箱中放置的粮食种子、丝织物残片等,进一步印证了墓主人的尊贵身份与当时柴达木盆地的经济地位。
两件文物长期埋藏地下,均出现严重损坏:银饰金王冠胎体仅200微米厚,分层腐蚀严重,宝石粉化脱落,纺织品近乎糟朽;鋬指杯绿松石脱落,表面磨损。
在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乌兰县文体旅游局委托专业团队,采用“最小干预”和“可逆性”原则,运用脱盐、除锈、加固等技术进行修复。例如,修复团队通过反向推导工艺,精准复原王冠冕旒的珍珠编缀方式,并创新使用桑蚕丝材料修复纺织品。修复过程中,团队还意外发现暗格内残留的羊毛毡层,为研究古代葬俗提供了新线索。
此次修复是青海省可移动文物保护的重要成果。专家评估显示,文物保存状态良好,历史信息得以有效传承。未来,青海省将持续加强文物保护与研究,推动文物“活起来”,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
千年珍宝重现光华。
千年珍宝重现光华。
千年珍宝重现光华。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