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在菜场买菜,偶遇昨天的网红“壹号土猪”。我们之前读的是:壹号、逗号、土猪,现在是壹号土、猪,搞得都没心情买菜了啊!
还记得前几天,千和0被曝光是一个商标,让消费者误以为是零添加的酱油。而最近媒体说的壹号土猪的“壹号土”竟然也是注册商标。千和0和壹号土都是食品商标,都涉及公众舌尖上的安全。商家之所以要在商标上边大玩暧昧的文字游戏,显然,就是看准了当下消费者喜欢追求天然,不喜欢食品添加的心理。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处心积虑地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就应该受到更加严格的审视。
那我们就要问了,部分企业商家把商标混同于商品的原料成分、功能介绍,到底这是无心之举还是有意在为之呢?相关商标到底算不算欺诈性的行为?欺诈性的商标如果确实属于刻意误导,相关商家是否应该去承担法律责任?无论怎么样,消费者都需要一个透明的消费环境,不能再被这样的误导性的商标给忽悠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