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一个装着理发推子、剪刀、梳子等简单理发工具的塑料袋,一口气爬上6楼……近日上午,朝晖永红理发店老板赵永根与几位社区热心居民一起,来到92岁老人陆秒根家里上门理发。“赵师傅在我们这儿远近闻名,对待老人特别和气,我在他这儿理发已经20多年了,现在年纪大了下楼不方便,我打个电话他就来了。”陆秒根享受着理发服务,笑得合不拢嘴。
梦想从两把椅子启航
今年50岁出头,浓眉大眼的赵永根与妻子孙红在潮王支路上开了一家夫妻理发店。理发店的门脸不大,在一排邻街店铺里也并不起眼。
1989年,年轻的赵永根怀揣着梦想,从诸暨来到杭州,进入国营曙光理发店当学徒。那些日子,他干劲十足,跟着师傅努力学习美发手艺,理发手艺也渐渐能独当一面。
几年过去,单位改制,老赵在松木场支起两把椅子,勇敢开启了自己的创业旅程。1997年,“永红发艺”在潮王支路正式开业,店名融合了夫妻两人的名字。
店里,一位正在理发的刘阿姨对着镜子笑着回忆:“我和孙姐年纪差不多,当年和我家那位谈恋爱的时候,就爱来这儿做头发。一转眼快30年了,我儿子和他们家儿子一样大,都大学毕业了。”孙红感慨,有的客人从开店起就一直来这里理发,哪怕路远也不怕,比如从滨江、富阳赶来的也有不少。
温暖的双向奔赴
永红发艺的玻璃门上贴着80岁以上老人8折以及退伍军人9折的公告,透着浓浓的人情味。
朝晖区域住着很多老年人,客户群体较为固定。赵永根感叹:“前几年生意有所下降,房东每年都给我们减免房租,老顾客们也一直不离不弃。有时候,看到80多岁的老人颤颤巍巍地推开店门,心里特别暖,也很有成就感。”
有一位顾客原来住在朝晖七区,后来年纪大了,就被儿女接到富阳同住。但是这位已经90多岁的老人,如今每个月都会让儿女开车来“永红”理发,每次还会带来富阳的水果、蔬菜送给赵永根夫妻,令夫妻俩感动之至。“我们夫妻俩都是外地人,年纪轻轻就来杭州打拼,周围的居民对我们这么好,我们的孩子也在朝晖出生、成长、求学,所以我们哪里都舍不得去。”孙红说。不仅不走,赵永根和孙红还参加了虹园社区的志愿服务队,每到学雷锋日就会有“永红”的身影。“现在社区里老年人越来越多,有些腿脚不便的,打个电话我们就会上门理发。”孙红说。
暮色降临,擦得透亮的永红发艺玻璃门内,笑语声不时传出。电动推子的嗡鸣声,老街坊的谈笑声,热毛巾的蒸汽模糊了镜子里的皱纹,铸铁转椅又转过了平凡却温馨的一天。
在这里,剪去的是三千烦恼丝,留下的是浓浓的人情味。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