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残疾女孩小方有了一个主意。
她决定在家乡的丽水学院,给百米盲道涂涂鸦。
第一天,她和小伙伴们起早贪黑地干,只画了二三十米。
后来两天,得到路人好心帮助后,这项工作终于完成。
这项封闭路段进行、跟有关部门报备过的举动,很安全可靠了吧。
一个先天右前臂缺失的姑娘带头完成这一幕,也很震撼吧。
所以网友看到后第一时间纷纷赞叹:
“用我的一点光亮,带给他们黑暗的世界一点温暖。”
“他们这辈子没见过色彩,而今却走在彩虹上。”
对了,这条道就叫彩虹。
彩虹名字虽好,但很快引发质疑。
一开始质疑盲人怎么看得到彩色画,你们真是天才啊。
接着骂文艺青年矫情,没有科学常识,连盲道得是黄色都不知道。
然后不可避免走向了男女对立的方向,表示你的行动里都没有男孩啊。
你们女生做这种事,我还不知道什么企图啊。
攻击的火炮横扫一切,连转载报道的报纸中国妇女报都不放过。
毕竟此时已经进阶到骂西方畸形思想渗透了,于是抓间谍的声音此起彼伏。
在知乎一个热门提问里随便翻翻能拿找到这类评论。
你觉得回答够犀利了,楼中楼的评论更激烈。
说涂鸦者不是人;
说彩虹这词就是你们女的在使坏。
仿佛下一秒就要把对方活剥了皮。
你想反驳一下,说说涂鸦者本意,他们就表示该占还得占,有什么办法呢。
好了,你做什么都有问题。
他们永远正确,且咄咄逼人。
但真的需要这样情绪激烈吗?
我们今天来看看这场不可控舆论里的几个问题。
首先,盲人看不到艳丽的画,为啥还要画?
答案很简单,质疑者也知道,那就是:画彩色目的在于提醒普通人不要占道。
但知乎7000赞的回答就拿“没有占道”来反驳小方。
荒诞的是,画完后占道现象更上一层楼了。
一占就占几十米。
你越画,他们越有占的欲望。
甚至于第一时间要来肯定你工作成果的。
所以我觉得网友的一组对话很形象:
——事实是除了这一条道是彩色的以外,其他的道依然会被占用;
——你错了,这一条也会被占。
换个角度看,小方画画这段时间里,盲道才更像盲道。
也就是说,给普通人的提醒很有必要,而如果把这种提醒扩大,让更多人知道,那就更好了。
其次,盲道非得是黄色吗?
盲道的颜色选择关键在于与相邻的人行道铺面颜色形成反差,所以建议是中黄色。
但不代表一定要这么执行,你会看到很多城市铺设到位的盲道选择多样。
比如下图里这条灰色的导盲线,相较于浅黄色的地砖有反差感,盲人也好找路。
其实丽水学院大量盲道是鲜红色的。
这在2024年小吃摊笔记里有体现;
从涂鸦中的地砖也看得出。
而且这些颜色在时间作用下,快和旁边地砖一个样子了,反而这次涂鸦让它们又凸显了出来。
因此,小方在“不黄”基础上换成其他同样非黄色的亮丽颜色,不是什么大问题。
更别说涂鸦里也有大量黄色,低视力人群看得到。
那防水颜料会被冲掉吗,它能防滑吗?
小方说她们去超市买了防水颜料。
防水颜料一定程度上能保证防滑的。
也一定程度上能防水,这些也并非绝对,要看小方具体买的是什么。
另一方面,颜料在地面上容易被脏东西覆盖,或者被来来回回的人流车流剐蹭掉,所以保存时间不会长。
当然这事本身就重在心意的表达。
这时候有的人还会吐槽,你画了也没用,止不住电瓶车严严实实压在涂鸦上。
但仔细看,全是电瓶车的责任吗?
图片里的电瓶车已经斜着停靠了,但后尾还是占到盲道,那这只能说是规划设计的车位太小。
再上升一步,我们该关注一下更宏观的问题吧。
比如这行动里为什么没有小男孩呢?
事实上涂鸦形象里有蜡笔小新等男性角色;
画画的路人里也有不少的男孩。
围观的支持者中也有不少的成年男子。
所以“别有用心的全女秀”的说法站不住脚。
而且关中国妇女报什么事?
他们就是转发了杭州日报的新闻,结果有的网友应急式反应,连两三百字的新闻全文都懒得看。
至于西方畸形思想渗透一说,反而会带来一个可怕推论。
但凡我们进行一点点向善呼吁,就都是西方畸形思想在作祟,那我不明白究竟是谁在对社会的进步阴阳怪气,是谁看不得我们的好呢?
简单地说,一个残疾女生为更多残疾人做点好事,你就急,那到底是谁更坏呢?
当然你可以说小方做得不完美,像涂料的使用存在瑕疵;但从根本上想打倒她这个人,想污名化路人的帮忙,那也挺坏心思的。
说到这里,好像很多人没细看小方的初衷。
小方自己天生残疾,有一天她遇到一个盲人,但他要走的盲道被车占了,她就带他走了一段。
帮完忙后,她猛然意识到:“但是我真的只能带他走一段,无法一直陪着他。”
她淋过雨,现在境况好点了,就想着为别人撑起伞。这有什么错?
Looking my eyes,回答我!
但即使说到这里,大家只知道盲道问题其一,不知其二其三。
我们当然不缺盲道,论盲道数量,我们常年居世界第二。
你也能通过好几年前的报告得知,我们的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已取得不错的成绩。
但成绩之外是不小的发展空间。
从这次评论区就能看到各种吐槽。
像这种和四周融为一体、本身很光滑的地砖,在盲道圈里算很友好的了。
因为很多地方直接采用更滑的铝合金盲道了。
还有自然褪色的,美其名曰:黑灯可能都想不到的盲道!
盲道材质的选择问题一直都令人揪心。
同样,像这种闪现电线杆,并让盲人撞破脑袋的盲道也很常见。
一个博主就撞到了,你能说不疼吗?
至于山路十八弯的款式也不是很极端。
因为你想不到除了电瓶车外,汽车压盲道也压的理直气壮,停车区都划在这里了。
慢慢地,占到体无完肤,占得蛮横霸道,这时候又岂能少了公共设施的身影呢?
这两张图的盲道颜色选择上,就与周围铺设没有区分,犯了大忌。
那总得告诉他们不该这么做吧。
可你就是用中文字鲜明提示“盲道请勿占用”,也无济于事。
因为盲人和眼不盲心盲的人都看不到。
道理就是该占还得占,此时不占更待何时。
但我觉得最黑色幽默的还得是这一刻。
用公益广告表示莫占盲道,结果宣传栏以横跨近十米的方式毫不客气地现身说法。
盲道没有盲道的样,这是很多城市的日常。
有人不服气,试了试发现真不行,自己撞得头破血流,因为除了各种障碍物,路人拿盲道当人行道也早已不算事了。
这直接导致盲人在哪的问题。
答案只能是在家中。
要知道,我们在盲道数量位居世界第二的同时,每年新增盲人数量高达45万,我们盲人数量早已攀升至全球第一。
总得做点什么来改善吧。
一种是连城这样的,从根本上确保无障碍设施不被侵犯。
还有一种是魔方对轰。
一个城市的盲道会在节点位置设置护栏遮挡,表面上看妨碍盲人几秒钟,其实是不让电动车违停。
当盲道的存在都需要斗智斗勇时,只能说明温暖是稀缺的,冷淡才是常态。
你要是遇到一个冬天有意清理盲道的城市,你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但盲道这个问题,总不能继续放任下去吧。
一句老话大家都听过,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我们十年前呼吁改善盲道,如今再喊一遍,并不算太晚。
最后这场轰轰烈烈的争论,我不觉得是对女性的猎巫,而纯粹是对善举的猎巫。
互联网就这样。
对于做些积极意义的要求太完美,一个人做了好事,从他出生开始就要被扒信息,稍微一点不好的方面,就说你做好事别有用心。
你是一个不善考试的女生,你拍下同学们的117根手指,仅仅想记录下因为长期握笔而变形的中指,就会被骂是家里有钱的伪文青;
你有点对文科的追求和推崇,就可能被骂“文科百无一用”,紧接着被扣上西方思想荼毒的帽子。
是理性的辩论吗?
也未必。这些人对于揭露的问题也不关心,甚至于只要有人揭露问题,他们就把自己抬高一层,证明对方非蠢既坏。
但真实而有情怀的人会动不动把自己上升到大气层吗?
不看细节和全貌,只是为了喷而喷。
最后呢,我穷我有理;
我不做善事我有理;
我众人皆醉我独醒我有理。
当然你没大错,姑娘也没错,大家都没错。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已经过得很好了。
这时候社会应该多一些追求,而这些是单纯的物质和效率难以表述的。
这时候一个人怀着一腔热血,去关心弱势群体有什么不对的呢?
如果做好事都需要斤斤计较、如履薄冰,那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一场无形的灾难。
不是吗?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