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浙江省交通集团:27年的坚守 翻山越岭保障供电安全运行

发布时间:2025-04-01 18:08:32

浙江在线4月1日讯(通讯员 杨晨 王东方)在金温货线蜿蜒的铁道旁,有一支7人组成的供电“铁军”——浙江省交通集团金温铁道公司金华南供电所。自1998年成立以来,截至2025年3月31日,这支队伍已累计保障铁路供电安全运行9669天。他们用脚步丈量每一寸线路,用责任扛起保障供电安全的使命。9669天的安全纪录,源于日常的“较真”。这支平均年龄35岁的队伍,负责金温货线金华南到武义东5个车站、4个区间总计近50公里线路的供电运维工作。

“我们最怕风雨交加,电闪雷鸣、降雪冰冻这样的恶劣天气。”3月30日,在金温货线武义段沿线的一个山头上,刚刚从102#电杆检修下来的金华南供电所所长徐炜寅边解下安全带,边说。

3月27日到30日,武义区域天气连续出现强雷电、强降雨、起大风等恶劣天气,在30日这天,一些山区甚至出现一反常态的降雪情况。

1998年进入金温铁道公司工作的徐炜寅是第5任所长,他介绍:“雨季要防树木倒伏架空线,春季要不断清理架空线下方新竹、新树,夏季要盯导线高温弛度,开关箱接续点过热情况,冬季要应对冰雪天气,每次巡检都得像‘扫雷’。”

3月31日雨止,6时许,金南供电所的7名供电员工已集结完毕,开始了恶劣天气后的供电设备巡检工作。当天的任务是对金温货线武义东区间贯通线进行设备检修,作业地点距供电所约40公里。

下车后,供电员工携带脚扣、安全带、绝缘手套、柴刀、令克棒、封线等共80多公斤的工具,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前行,脚下的泥土因头天刚下过雨而变得湿滑泥泞,两旁的荆棘不时地拉扯着衣裤。然而,他们的步伐坚定,眼神专注,没有丝毫退缩之意。经过近40分钟的徒步跋涉,终于抵达了第一个检查点108#电杆的位置。

绝缘手套、脚扣、安全带等工具是电力工的“标配”,而应对突发状况柴刀更被戏称为“开路先锋”。入职刚两年的童炜韬回忆:去年一次台风天抢修时,大家曾在齐膝泥泞中砍伐倒树3小时,工具磨破了手掌,但能够保证供电设备运行正常就值。

“天冷了倒无所谓,要是夏天蛇虫多得,几乎都不敢大步往前走,我们曾经在200米内碰到3条眼镜蛇的情况。”电力工何健喝了一口水后说。

老员工刘子强率先系好安全带,确认所登杆塔正确,检查好脚扣、安全带后,便开始沿着电杆一步步向上攀爬。他的动作熟练而沉稳,每一步都踩得坚实有力。电杆虽只有13米,但由于立在山坡上,随着高度的上升,天气寒冷,无遮挡的山风刮得他皮肤生疼,待刘子强到达杆顶后,童炜韬从电杆另一侧登上了电杆。他俩分别检查着每一根导线的连接线夹,紧固每一粒固定螺栓,每一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这些扎线因为导线晃动有些磨损了。”刘子强说着从工具包内拿出一捆崭新扎线,对童炜韬说到“指导书上学了不代表现场就能快速处理,我先做一遍,之后的电杆由你来操作,先用绑线短头在绝缘子左侧导线上缠3圈,方向是从导线外侧经过导线上方绕到导线内侧……这叫顶扎法。”刘子强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将扎线绕过绝缘子缠绕在导线上,而童炜韬则在一旁仔细看着师兄的操作,频频点头。待绑扎牢固后,两人一同擦拭脏污的绝缘子。现场监护的副所长徐志威丝毫不敢放松,时刻检查着杆上作业人员的安全并不时进行提醒。

经过1小时的高空奋战,108#杆的检修任务顺利完成。杆上作业人员沿着电杆缓缓而下,“工作经验必须从平常就开始积累,绑扎方法除了顶扎法还有颈扎法,一会让刘子强再教你一下。”徐志威对着刚下电杆的两人说道,此时的他们脸已被风吹得通红,安全帽压着的额头上却渗出丝丝汗水,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满足和欣慰,待麻利地收拾好工具后,便沿着山路继续向下一根电杆前行……这支7人“铁军”用27年的坚守证明:安全没有捷径,唯有负重前行。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