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仍然有网友对我的货币无“锚”论提出反对意见,并拿出了马克思关于“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的观点,以势压人,把我压得不敢说话。虽然我强调,中国传统的货币是铜钱,是五秦半两、汉五铢、开元通宝、交子、会子、大明宝钞,并不是黄金白银。交子、会子,似乎是需要“锚”的,但是,秦半两、汉五铢、开元通宝、大明宝钞,并没有“锚”,但他们还是不相信。
搞得我很是头疼,几乎是寑食难安。
昨天晚上,昏昏沉沉,难以入睡。
突然,人祖爷爷太昊伏羲氏来到我家里。我只是在历史书上、图画上见到老人家,这次居然见到真人,如何不兴奋?我马上要请他老人家到北京簋街吃饭,吃胡大饭店的特色,河南粉面,外加商丘的荆芥,喝北京牛栏山二锅头……
老人家却问我,最近是不是遇到难题了?我说是,最大的难题是我认为货币是无锚的,而市面上的教材、专家、学者、官僚,均认为货币必须以黄金、白银、国债等为锚,否则就是“滥发”,说是要导致通货膨胀的。这些人年纪也不小了,我和他们争论了十三年了,还是不能说服他们。现在,老祖宗过你来了,你给讲讲,当年货币是怎么回事,或者说是如何起源的,好让这些人死心。因为这事,你最清楚、最权威,你讲的话,谁敢反对?
太昊伏羲氏说,这个货币,也不是谁发明的,要说到起源吧,与我当年征伐四方有关。你知道,咱们大中华这地面,老早也不太平,少不了征伐。这征伐,就少不了给勇敢冲锋、立下战功的人记功、按功行赏。怎么记功呢?我采用的是“两联单”。一方面,每个战士如果杀敌一人,或者俘虏一人,就给他发一个贝壳,很精致、个头不太大、稍有加工的那种贝壳,现在某些地方还考古发掘出一些。另一方面,我自己这里,指定一名“史”官,采取结绳记事的办法,记录我给下面的某个士兵、将军发了多少枚记功的贝壳。所谓结绳记事,就是这么来的,比较麻烦。后来就改进纪录办法,采取数字记功。这样“两联单”的好处,一是防止下面的士兵自己制作贝壳,作弊,说成是我发给他们的记功贝壳,就是防止他们冒功。二是根据我记录下的贝壳数量,再结合取得的战利品,论功行赏。
那么,你赏给这些立功的士兵、将军什么呢?
通常有五种:加官进爵、赏赐俘虏、荫封子弟、分给土地、减免刑罚,或者,就是给粮食布匹之类的物资。具体怎么赏赐,有一套章程,原则上一是要看他贝壳的多少,二是还有他自己想要什么。他把贝壳还给我,我把封赏给他,看起来象是交易,实际上还不是交易。
看来,这贝壳的确是个好东西。你的赏赐,应该就是所谓信用吧?
是的。
那么,这贝壳怎么就成了货币了呢?
贝壳成为货币,也是自然而然、无意之举。
原本,士兵立了功,拿到了贝壳,要等一段时间,等到叙功时,才能兑换成爵位、土地、财货、子女(就是奴隶),减免刑罚,或者换取物资。但是,你知道,有些人是等不及的,他们还有别的事要做。比如,娶老婆、买粮食、喝酒之类。那么怎么办呢?因为这些贝壳将来可以变换成名誉、地位、权势、财货及减免刑罚,所以,大家都极其珍爱。于是,有些士兵就把这些贝壳用于娶老波、买粮食、喝酒!这事,我也禁不住。我想,人家既然愿意把自己的军功给别人,人家买卖公平,我也不必挡着。谁拿了具体数量的贝壳,并且能说明来源,我就给这个人封赏,满足他的要求!同时,把相对应的贝壳记录从我的记功本上核销。
由于我记功清楚、赏罚分明、言行一致,大家都争着立功、获取贝壳,于是,咱们大中华的军事力量,就非常强悍,战无不胜,才有你们今天的好日子。这贝壳记功法,是立了大功的。
四面八方,蛮夷胡越,所有人都以为我立功、得到我发的贝壳为荣!一旦得到了我发的贝壳,就立即拿出来炫耀!立功越多、贝壳就越多。贝壳多的人,就用牛皮绳串起来,挂在自己的脖子上。有的立功少,得到的贝壳也少,也挂在脖子上,象个胸牌。也有的,在自己的耳朵上穿两个眼,把三两个贝壳挂上面。还有的把贝壳串起来,绕在手腕上。总之,就是必须放在最显眼的地方,显示自己是立了功的,将来可能得到我的赏赐的!
这不就是首饰吗?我问。
是的,这就是最初的首饰!
可是美学家说,人类把贝壳挂在脖子上,这就产生了“审美”观念,是文明的标志。
那是脱离历史实际的臆想。贝壳当作首饰,其实是渴望立功、以立功为荣的意思,体现了对家国的忠诚,所以,我们也鼓励他们这么做。你知道他们管这些穿起来的贝壳叫什么吗?叫“贱”!这是个会意字,就是用“线”把“贝”串起来的意思。
啊?贱,不是好东西,这个字现在很难听的。
是的,但是当实是极好听的。后来,我们不再使用贝壳了,我们会冶炼铜了,所以开始使用铜钱。所以,这个“贱”字,就改成了“钱”字,所指没有变,但时代变化了,以前的很好东西,现在是很坏的东西。虽然贝壳没有人要了,但是“贱”这字却没有抛弃,只是意思变得完全相反,以前是人人都爱,后来是人人都讨厌。
那么,可不可以说,把贝壳当作“贱”用,用于交易是普通士兵、将军发明的?也就是说,“货币”这个东西,是士兵、将军发明的?
恐怕也不能这么说。因为,我看到士兵、将军,都那么喜欢用贝壳作交易、换物资、办事,于是,我就改变了做法。你知道,打仗,是需要粮草、马匹、车辆等物资和劳动力的,所以,我也模仿士兵、将军的做法,直接用贝壳购买这些物资。然后,那些老百姓、商家、邦国向我出售他们的这些物资,他们就有了“贱”,我再凭借他们手里的“贱”的多少,向他们奖赏或者免罪名罚。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管仲》里所说的货币,就是这个意思。
哦,那就是说,老百姓、商家,用“贱”卖官,或者赎罪,是您老人家的发明?
是的,这个名声虽然不好,但的确是我当年的做法。汉武帝后来又复用此法,但不是他的发明。
那后来,怎么又不允许用“贱”买官、赎罪、免罚了呢?汉武帝这么做,就被人骂。
因为弊端太多!一是有那么一些普通人,本来没有立功,也没有向我出售物资,但是,他们勾结我的“史”官,也能得到“贱”!相当于篡夺了我的货币发行权。二是有些人有了钱,就要官职,结果他们当了官,又很腐败,压榨老百姓。三是有些人犯的罪很重,要允许用钱“赎罪”,不惩处,那就很不公平。四是有些有权势的人,干脆私自制造“贱”,就是“伪钞”“假币”,当然不敢以此向我索讨要封赏、免罪之类的待遇,但是他们却敢于用这些“贱”在市面上购买物资。这就导致了市场很乱!即使我把“贱”改成“钱”,也不行!没办法,我曾经几次废除“贱”,我重农抑商,打击豪强,发展小农经济,严刑峻法,都无法阻止他们私铸“钱”。所以,你们知道,“贱”这个东西,有其利也有其弊,实在不完全是好东西。但是,废除“贱”也会伤及无辜!而且,一旦老百姓接受之后,想废除也不容易,弄得我很头痛。
你进行战争时,有多少人立了多少功,就得发多少“贱”或者“钱”;需要多少物资,就发多少“贱”或“钱”来购买,也没有数量的限制,也没有什么“锚”,是吗?
那当然。我要打天下!需要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谁敢限制我发“钱”,刑律伺候!
那么有一个问题,相当重大:我可不可以说,货币,其实不是私有制的产物,也不是为了交易,而是公有制的产物,是为了动员人力物力?
应该可以吧。
你对你发的这些“贱”或“钱”履行信用的方式,是给那些有“贱”或“钱”人加官、奖励、荫封、免罚之类。
是的。
后来,民间的“钱”太多了,你就不能都允许这些有“钱”人买官、免罪,你怎么办呢?你要是不履行信用责任,你会失信于天下,人家会拒绝你的“钱”的!你也会被人反对。
确实有这个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就建立“常平仓”,国有的商业体系,出售粮食、布匹、盐、铁等生产生活的必须物资,让这些人用我购买他们物资后得到的“钱”购买。还有,一些大商家,开始拒绝我使用我发的“钱”购买他们的物资,我也没有办法,我就强行向他们征税,必须用我发行的“钱”来缴纳税收。于是,他们不得不出售他们的物资,并接受别人用我发行的“钱”来购买。再有不听话的大商家,我就砍他们的头!我也不想这样,不过,为了打仗、动员人力物力,我不得不如此,否则国不安,家也不安。
哦,老祖宗,你简直太智慧了。我把你这一套道理给大家讲了很多回了。可是,很多人就是不信我!还欺负我。
你要好好给人家讲,不要发火,不要骂人,有点耐心,性子不能太急。至于能否领会,一是看缘份,二是看智慧,三是看忠奸。
下一回,我就说,这些道理是你告诉我的,谁还敢不听?
这样也不好。要实事求是,摆事实、讲道理,不能以势压人。
对了,老祖宗,你存不存点私房钱呀?人祖奶奶,也就是你老太婆发现你私存钱,会不会打你呀!
私房钱,当然是要存的。不然,有朋友来了,喝酒没有钱,多丢人呀。
哦,是这样呀。我有点怕老婆,存点私房钱还被搜查,搜出来还打人。看来,我这点毛病,是从您这儿遗传的!
胡说!我什么时候怕过老婆?小屁孩,居然开老祖宗的玩笑。找打!
太昊伏羲氏脱下脚上的草鞋,就要打我。
我一惊,醒了。原来是个梦。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