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贝 周曼琼 贺叶(通讯作者) 湘潭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乳甲外科)
摘要:本文报告1例经心电定位下隧道式手臂港导管反折的案例,分享分析导管异位的原因、处理措施,并予以反思总结,旨在为治疗、护理手臂静脉输液港导管异位的患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导管异位 心电定位
一、案例背景
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首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乳腺癌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作为重要的化疗通道,具有感染概率低、完全包埋在皮下、美观、使用周期长等优点,在乳腺癌患者中广泛应用。2016年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汇编的《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中首次提出手臂港可作为胸壁港的替代选择,与胸壁港相比,手臂港除了具备胸壁港的特点外,还有独特的优势,其主要特点包括:囊袋切口小,隧道短、疼痛轻、创伤小;港座位于手臂内侧,静脉输液治疗时在港座上放置无损伤针时仅需患者上卷衣袖,更好地保护患者隐私;手臂港港座不易产生异物摩擦感,方便患者使用汽车安全带以及女性患者穿戴内衣,可避免胸壁港穿刺置管引发的血胸、气胸和导管夹闭综合征以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二、病例介绍
姓名:吴X秀性别:女年龄:71岁
患者因发现左乳有肿物并伴左乳头溢血,持续2周,于2024年10月7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
(一)辅助检查
MRI结果显示:腰椎退行性变:L2/3、L3/4、L4/5椎间盘膨出;腰段脊柱侧弯畸形;左侧腰大肌及腰方肌肿胀,原因待查。
放射结果显示:脊柱侧弯;C4/5、L2/3、L3/4椎间盘病变可能。
抽血检验结果显示:术前四项、凝血功能等均正常。
心电图结果显示:窦性心律;左室面高电压;ST-T改变。
双下肢血管B超结果显示: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双侧股总动脉斑块。
(二)诊疗经过
患者在10月10日在局麻下行左乳肿块穿刺活检术。病理结果显示:左乳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区域为高级别导管内癌,粉刺型,核级2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Ki67(50% ),ER(90%,染色强度:中,强),PR(90%,染色强度:中,强),HER2(0)。
10月17日在全麻下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诊断为左乳浸润性癌。遵医嘱予AC化疗方案(环磷酰胺0.8g 吡柔比星70mg)。医生与患者谈话沟通后于11月8日在B超引导心电定位下行右侧手臂输液港置入术。
(三)置管经过
1.消毒铺巾:以穿刺点及囊袋切口为中心,用碘伏消毒(顺-逆-顺)三遍,上下直径20cm,两侧至臂缘及胸廓前方消毒,建立最大化的无菌手术屏障。
2.器械物品准备:开包检查,预冲导管,连接无损伤针预冲港座。
3.静脉穿刺:超声下引导穿刺,递送导丝,扩皮送鞘,撤鞘送导管。
4.定位
5.囊袋制作:囊袋位置位于肘窝上方4cm左右,肱二头肌内侧沟下段(即上臂前方内侧),避开肘正中静脉,根据港体大小做一个约2cm左右的切口,切口深度至浅筋膜深层。用钝性分离的方法制作囊袋,可用血管钳或操作者手指进行皮下组织分离,囊袋纵深约2.5cm,以刚好容纳下港座大小为宜,囊袋应充分填塞止血。
6.隧道建立:于穿刺点下方放入一根缝线,为后续调整导管位置备用。调整导管,梳理皮下隧道,避免导管打折。平齐修剪导管,导管需套过倒扣凸起,过隧道后需抽回血确认导管是否通畅,导管过隧道时不要扭转或有夹角,避免导管打折。
7.缝合固定:缝合港座、皮袋及静脉穿刺处切口,缝合时注意缝合针不要误伤导管或港体,插入无损伤针,抽回血,用肝素生理盐水冲封管,无菌敷贴覆盖伤口。
8.胸片定位:术后通过患者放射科胸片再次确认结果报告,显示导管走行至T4锥体水平右侧反折至T3锥体水平右侧。护理人员立即电话通知患者返回病房调整导管位置。
三、原因分析
患者因素:置管过程中患者颈部过度左倾;患者的体位变化及血管解剖变异;环境的改变让患者紧张致血管收缩。
操作者因素:制作囊袋过程中将港座放入囊袋时导管脱出,重新放入后未再次心电定位。
导管材质因素:由于导管柔软,在置入时出现弯折。
四、处理措施
1.患者取平卧位,右侧手臂外展90°。
2.按照规范重新消毒皮肤及导管,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3.用预留的缝线将导管拔出10~20cm,嘱咐患者偏头,再次匀速送管至预刻度,抽回血通畅,用肝素生理盐水脉冲式封管后再次护送患者至放射科进行胸片检查。
4.患者胸片结果显示,导管尖端位于T6锥体上缘水平右侧。
五、反思总结
1.植入式输液港导管异位少见,本病例采取B超引导穿刺 心电定位下置入导管,导管在血管内发生了弯折,使其末端异位于锁骨下静脉内,属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早期并发症。
2.操作者送管时应协助患者穿刺侧手臂尽量外展大于90°,推送导管时动作需轻柔,匀速推进,不可过快、过猛,遇阻力时切勿强行推送。当导管置入约20cm后,需回撤出导丝约5cm,使导管尖端漂浮。同时通过外力压迫颈内静脉,比如嘱患者转头低头至穿刺侧,或者用B超探头压迫胸锁乳突肌锁骨头、胸骨头与锁骨的夹角处,使导管尖端避开颈内静脉向下顺利进入上腔静脉,可以有效预防导管异位颈内静脉。
3.操作者将导管连接底座时,动作应轻柔,注意导管是否脱出。连接无损伤针后应再次观察心电波形,查看导管尖端是否在最佳位置。
4.操作全程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多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做好心理护理,加强沟通交流,转移患者注意力,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和紧张情绪。
5.置管后做好导管维护的健康教育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另外,静脉输液港使用前若发现回抽无血或不顺利,提示可能出现导管功能下降或存在导管功能障碍,应及时完善相关检查,如胸部X线、上肢静脉超声;若发现导管异位,需及时处理,以避免血栓形成等风险。
参考文献:
[1]王少川,唐韩妃,黎文杰,黄子诚,三种不同囊袋切口的胸壁完全性植入式输液港术式对比[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212(11):59-60.
[2]徐海萍,周琴,韩伟等,手臂输液港与胸壁输液港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8,3(3):15.
[3]张元红,曹苏生,牛东东等.乳腺癌患者上臂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相关并发症的护理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0):12.
[4]杨进,黄君华,李炳军等.超声引导调整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异位1例[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20,17(9):573.
[5]范海燕,陈显春,王寅欢等.乳腺癌患者输液港导管异位后安全性探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0,29(7):586-589.
[6]英华,李霞,孙文莉.体外手法复位在PICC导管异位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 18) : 105-107.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