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中原观察丨大农业观里的河南机遇

发布时间:2025-04-13 09:11:30

原标题:中原观察丨大农业观里的河南机遇

□悦连城 徐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规划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从粮食到食物,对河南而言,不仅是观念拓展,更是能力考验。

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大优势,也是河南的一张王牌。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有人曾打过一个比方:每10碗中国粮,就有一碗产自河南;每4个馒头,就有一个用的是河南面粉。

粮食大省的厚实家底,可见一斑。支撑这份家底的背后,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以及万千农民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

同时也要看到,由于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未来,仅靠传统方式,河南粮食的发展空间有限。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河南粮食要取得长足发展,不能只盯着初级农产品,跳出单一的口粮逻辑,才能以更广阔的视野,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在河南,一批本土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正以不同方式回答农业现代化的时代命题。

比如牧原,近几年在合成生物、饲料蛋白替代、生物发酵等前沿领域落子布局,不断提高养殖效率、降低碳排放。其目标不只是“把猪养好”,而是构建一个基于生物科技的可持续养殖系统。

这种模式的本质,是把农业生产搬进工厂,从依赖自然转向设计生产。而这,正与规划中“发展农业工厂”“推进合成生物产业化”等要求高度契合。

从源头养殖、加工运输到品牌销售,双汇打造覆盖全国、面向全球的肉类供应网络;三全通过速冻技术让家庭饮食进入分分钟吃好饭的时代;好想你把红枣从土特产做成了养生品,在礼品经济的赛道上独树一帜。

立足农业,但从不止步传统。这些企业用实践表明:发展现代农业,绝不能在靠天吃饭的旧观念里打转转,而是要靠品牌、附加值、消费场景去打开市场。

今天的农业,特别是产业链绵长的新农业,越来越成为撬动地方经济的重要支点。

对河南而言,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必须改变惯性思维,把农业真正当成战略产业去规划、投资、服务。

推出更加精准高效的政策。农业补贴不能只补产量,也要补链条、强效益。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不是靠简单奖励,而是靠机制和预期。

搅动农业人才这一池春水。农业强不强,关键看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真正把新农人、新乡贤吸引进来、留下来、发展好,农业才能变成更有奔头的事业。

科技要生产力。数字赋能耕耘者,种地才能从靠经验变成靠科技。在现代农业中,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生产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紧密配合,打开一二三产融合之路,才能不断拓展高质量发展的空间。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建设农业强国,大省要有大担当。河南,必须走在前列。

责任编辑: 小云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