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你说主义没用,我说你怕它真的有用

发布时间:2025-04-14 14:17:11

  关于前天写的文章<事实证明,修正主义斗不过美帝国主义>(文章链接:事实证明,修正主义斗不过美帝国主义)收到的一条留言——“我不明白什么是修正主义?它修正的是谁的主义?如果那个主义绝对正确,还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正的?不能把别人与马克思相左的观点说成是修正主义。退一万步讲,如果人们放弃了马克思主义使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有什么不好?对比南北朝鲜东西德国完全可以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是谬论,难道不应该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吗?今天只有四个半傻逼还相信马克思主义。”

  面对这条留言,我写了一整篇文章,从意识形态根源到逻辑结构、语言伪装到阶级立场,逐层剖析、逐段回应。可惜文章被如来佛祖的如来神掌拍进了五指山中,不能让大家看到(也有一些同志看到了)。

  而留言的本尊并未停下脚步,不依不饶地又扔下一句:“傻逼们总在高谈这主义那主义,如果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发达国家为什么不相信?”

  有同志问:到底是谁说的?

  我想回答这位同志:谁说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意识形态在今天普遍存在、理直气壮地发声。这才是我们真正要面对的问题。

  有些话,着实不吐不快。正如电影《燎原》中的老雷所说:打树叶没用,要拔树根!

  我们要做的,不是揪出哪个“留言者”,而是要对背后整套意识形态进行一次彻底的拔根式批判。要从他们说的话里,扒出那一整张意识形态的底图,让更多人看见它是如何堂而皇之地混进了我们的语言、舆论、认知和判断。

  “我不明白……如果那个主义绝对正确……”这一开头试图以“理性怀疑”“追求逻辑”的姿态出现,实则是装傻充愣、以反问代替论证。

  他并不是真的不理解“修正主义”的定义,而是假装自己是个旁观者,借“我只是好奇”“不能这样武断吧”的口气来制造一种“你们太教条了”的氛围。

  其实不是不明白,而是不愿理解。在这个语境下,“修正”被偷换成了“进步”、“更新”,仿佛任何背离原义的改变,只要带来表面上的平稳或效率,就可以用“现实需要”包装起来。

  而真正的修正主义,正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外壳下,逐步放弃马克思主义灵魂的变质过程。它不喊反动口号,它甚至会继续挂着马克思的肖像,但它背后的实质,已经从无产阶级立场滑向资产阶级利益的维护。

  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是否仍是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关键不在于它口头是否念着“社会主义”,而在于它的实践是否还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否仍以解放劳动群众为根本目标。如果不是,那它就是在修正马克思主义——不是在发展它,而是在阉割它。

  在对方眼中,只要某一理论曾被“修正”,就等同于它从一开始就是错的。逻辑看似严密,实则粗暴地抹去了所有历史条件、社会基础与阶级斗争的具体语境。这种推理方式本身就带有强烈的非历史观色彩。他不是真正在讨论理论的“可修性”,而是以“修正”之名,质疑整个马克思主义是否有存在的正当性。这种质疑背后的潜台词是:历史的正确性只属于胜者,谁赢了谁有理,谁现在富裕谁就是“真理”。

  在这样的思维里,阶级压迫、殖民掠夺、金融霸权都不复存在,一切都可以用“现实的成功”一笔带过。

  这也正是这类留言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叙事陷阱:他们从来不谈“谁的幸福”,只谈“有没有幸福”;从来不谈“通过什么手段实现”,只谈“有没有结果”。他可以轻描淡写地说“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能让百姓幸福那又有什么不好”,但他绝口不提,在现实资本主义秩序下,这种所谓的“幸福”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它是不是建立在另一部分人的痛苦之上。

  他不提美式幸福背后几十年的殖民战争、不提“发达国家”如何用金融手段掠夺第三世界的剩余价值、不提那些穷国为“富国”供血,养活了他们的物质文明;他也不提资本主义中心国家内部日益分裂的两极结构、青年的失业焦虑、普遍的精神异化、制度性排斥下层向上流动的路径。他看到的是购物中心里灯火辉煌的橱窗,却看不到仓库深处那个搬运工的腰椎已经塌陷。

  他说:“不能把别人与马克思相左的观点说成是修正主义。”

  实际是偷换概念,把彻底背叛无产阶级立场、削弱阶级斗争、掏空公有制这些本质行为,说成是“观点不同”。

  这是典型的自由主义话语伎俩:把阶级斗争降格为“意见分歧”,把路线斗争抹平为“不同选择”。

  “如果放弃马列能让人民幸福,有什么不好?”

  这是假设一个虚构前提:“放弃马列 = 幸福”,把当前部分人民的表面富裕、生活便利、商品繁荣当成“放弃革命的成果”,全然不顾这种“幸福”是建立在压榨更底层劳动力、出卖国家主权、维稳和债务上的。

  这一句是整个逻辑链条中最毒的一环。它表面上提出了“结果导向”的道德设问,实则掩盖了“谁的幸福、以谁为代价”的关键问题。是的,一部分人“幸福”了——新中产、精致利己者、资本从业者,他们在“去马列化”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优渥地位。但底层工人、农民、失业青年呢?他们幸福了吗?他们不只是“没有得到”,而是在这个体系中被系统性剥夺、排挤、碾压。而这种“放弃马列换幸福”的论调,本质上就是精英主义为自己涂脂抹粉的胜利宣言。

  留言者举了“南北朝鲜”、“东西德国”作为例子,说什么“事实证明社会主义是谬论”。这不是逻辑,这是移花接木。

  我们不否认:朝鲜今天的困境确实有外部封锁的因素。但如果把“被围堵”当作解释一切的钥匙,那等于否认了社会主义内部的路线斗争。

  朝鲜今天被许多人误读为“仍然坚持社会主义”,但真正了解其社会结构的人都知道,那是一个在形式上保留红旗和雕像,实质上却禁止人民阅读《共产党宣言》、讨论剩余价值、学习继续革命的国家。

  群众看不到《列宁文选》,上学听不到“无产阶级专政”这几个字,“毛泽东”这个名字成了禁语。**这不是社会主义失败了,而是修正主义取得了彻底胜利。**它用民族主义替代国际主义,用家天下替代阶级斗争,用服从替代批判,用忠诚替代觉醒。于是革命不见了,群众沉默了,“社会主义”成了一种被精英把控的权力标签。

  再看东德。它不是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失败,而是在苏联赫鲁晓夫之后全面官僚化,最终脱离群众,迷信技术、压制反思。在一个全民拥护国家计划、全民参与建设的国度突然变得“谁管我我都不关心”,群众成为观众而非参与者,那就注定瓦解。

  真正毁掉东德的,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而是党的脱离群众,政治的行政化,舆论的单向度,经济的精英化管理。社会主义本该是群众的解放,却被修正主义变成了一种没有灵魂的“管理术”。

  苏联垮了,不是因为苏维埃不可行,而是因为它早已不再是苏维埃。

  东德倒了,不是因为马列主义无效,而是因为它早已不再信马列。

  这些所谓“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败,很多时候并不是“社会主义”本身的失败,而是修正主义篡全之后的自我毁灭。这才是真正需要揭示的核心。

  “难道不应该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吗?”

  这句话一出,立场就不再伪装了,完全暴露出它的獠牙:这不是讨论主义的分歧,而是对人民觉醒的深恶痛绝,是对反抗史的清算式仇恨。

  打倒还不够,还要再踩一脚,这是彻底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一切意义,是要将它连根拔除,好让资本统治永远不再被质疑。

  这不是理论讨论,这是阶级斗争的另一种形式——用舆论来复辟,用常识来消音,用历史的灰尘去埋葬人民的火种。

  “如果是对的,发达国家为什么不信?”——这句话的逻辑是:真理是由谁“采用”来决定的,而不是由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来判断的。它等同于说:“如果奴隶制度不对,为什么罗马能繁荣?”“如果殖民主义不坏,为什么大英帝国那么强?”这是将权力等同于正义,将成王败寇当作历史规律的彻底堕落逻辑。

  它凝结了最典型的实用主义逻辑、权力崇拜逻辑和“胜者即真理”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核心观念。

  “发达国家”是谁?是美国、德国、日本这些资本主义老牌强国。但问题是——这些国家的主导力量是资产阶级,是对工人阶级实行系统剥削的统治集团。

  他们为什么不信马克思主义?恰恰因为马克思主义要推翻他们,要解构他们的统治秩序。如果统治者信马克思主义,那才是真稀奇。这种“发达国家不信,所以错”的逻辑,本质是认同剥削者、站队强者,完全站在了无产阶级的对立面。

  这句话的语气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它满足了一种普遍的犬儒主义情绪:“我们改变不了现实,那就接受现实。”而这种“接受”本身,就是资产阶级最喜欢的思想状态。它不需要你赞成它,只需要你放弃挣扎。

  这两条暴论,表面上打着“现实主义”“追问真理”“讲逻辑”的旗号,实质上都是用逻辑伪装、地缘对比、语言侮辱等手法,为现实的阶级压迫辩护、为群众的革命出路断根。

  再说一次:我们批判的不是哪一个人,而是这些语言、逻辑与思维背后的整套系统。

  这是一个否定历史进程、只承认现实统治秩序的系统;

  是一个将斗争污名化、把压迫合理化的系统;

  是一个让人民不敢相信未来、只敢接受命运的系统;

  是一个用“现实主义”粉饰投降、把“改革”包装成革命终点的系统。

  ---

  这就是我们要打的“树根”。

  我们不怕他们“赢了”。怕的是我们的人把他们的胜利当成真理,把他们的口气当成常识,把他们的逻辑当成自己不敢斗争的理由。

  他们可以嘲讽我们是“最后四个半信仰者”,但请记住:真理从不以多数表决,它只会等待那“半个人”重新举起火把。

  而我们,就站在那一点火光里。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