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网络辟谣三重奏——第七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发布会侧写

发布时间:2025-04-16 14:08:34

大河网讯 4月15日,第七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发布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活动由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河南省委网信办、郑州市委网信委主办,新华网、大河网、郑州市委网信办承办。

活动现场。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海量信息,网络谣言掺杂其中且变幻无常。如何辟谣?应运而生的优秀辟谣作品,就如谣言的熔断器、谬误的休止符,更如真相的扩音器。

现场武术表演《重拳出击 棒打谣言》。

网络辟谣,秘笈在哪儿?这场活动既是一次成果检阅,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方法论交锋。

秘笈一:联合机制让真相跑赢谣言

“谣言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偏信“流量至上”就容易催生出良莠不齐的信息,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谣言传播态势,网友们无奈总结道。对于网络谣言,我们只能被动吗?

其实,辟谣止谣,一直走在前列。

活动现场,2024年全国网络辟谣联动机制建设成果展示视频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网信部门实现省级网络辟谣联合机制全覆盖,各地网信部门全年共报送谣言线索4500余条,宣推重要辟谣稿件76万余篇,深入开展的辟谣宣传活动线上线下覆盖超10亿人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动格局,让真相的触角延伸至末梢;第一时间聚焦热点关切澄清谣言,又让我们紧握信息传播“方向盘”。

但,机制的生命力在于动态优化,跑赢谣言离不开令人信服、广泛传播的优秀作品。中央电视台创办《真相来了》栏目、河南举办“网络辟谣沙龙”、重庆开设“辟谣小剧场”、浙江上线“反诈越剧微短剧”……官方辟谣、权威科普、专家访谈、趣味问答,内容详实、说服力强的报道通过全方位科普,扩大了真相的传播声量。

信号已然鲜明——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出击,一张更密的网络谣言治理大网正在织就。

秘笈二:创新形式让真相先声夺人

不被谣言先入为主,就要用真相先声夺人。

各级各类互联网辟谣平台不断建设发展,有的多端口布局,形成传播矩阵;有的深耕内容,聚焦权威发布;有的着力创新,打造品牌。其中的每一次理性发声,都在为真相扩容。第七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征集活动开展近3个月以来,按照五大类别,共征集到近2000个单位或个人报送的3000多部作品。

经过作品初审、网络投票、专家复审、综合评定等各个环节,活动现场对脱颖而出的70部优秀作品进行了发布。

其中,《擦亮辨别谣言的眼睛,不当谣言的帮凶或受害者!》等20部音视频类优秀作品通过动态影像多维解读事实真相;《记者调查:限高人员凭“内部政策”不还钱也能坐飞机、高铁?最高法:网传“限高令新政”系谣言》等15篇文字类优秀作品以深刻笔触剖析谣言本质;《小宝辟谣:对谣言说“不”!》等15组图片类优秀作品用定格画面击破虚假逻辑;《真相来了》等10项重大辟谣专题精准反映辟谣产品或活动特色;“公安部网安局”新媒体账号等10个优秀辟谣平台(账号)全景展示网络辟谣工作成效。

风格鲜明、视角创新、叙事多元,内容丰富的辟谣产品和形式多样的辟谣宣传,早已成了网络空间传播权威声音、遏制谣言传播的主阵地。

秘笈三:主动出击共护美好精神家园

智媒时代,主动出击才是最好的防守。发布会现场的武术表演《重拳出击 棒打谣言》,以少林功夫象征辟谣的果敢精神,让我们看到了共护美好精神家园的信心与决心。

有了决心,辟谣宣传又该如何创新出彩、深入人心?获奖优秀作品的创作者进行了经验分享。

漯河市委网信办李薛童分享《辟谣传声社》的创作心路。

江苏省扬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宣传员姚相宇分享创作经验。

漯河市委网信办李薛童分享了《辟谣传声社》的创作心路,她认为传统文化可以赋能网络辟谣,以让作品有“趣”又有“料”。江苏省扬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宣传员姚相宇以视频《网事别“嚼蛆”》的创作思路举例,认为辟谣线索可以从行业领域寻找,以让作品有“量”又有“质”,以此激发社会多元主体的责任感。

网络空间是亿万网民的精神家园,打击网络谣言,维护网络生态,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辟谣止谣共护清朗,就在我们的每一次点击和每一次发声中。(董蕾/文 马绍坤/视频 杨鑫阳 李思豫/图)

编辑:张龙(小)审核 :姜秋霞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