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儿童友好街区有望全市推广
东城区灯市口大街近日正在升级打造一处约2.9万平方米的儿童友好街区。今后,类似的街区有望在本市推广。该区已率先完成170余条通学路建设,中小学幼儿园覆盖率达85%。
灯市口北巷,机非混行。但是每逢附近中小学上下学时段,车辆会主动避让地面上的“彩虹步道”,自觉形成一条学生专用走廊。
“这条路有262米,是改造升级的样板路段。”昨天,北京市“安心通学路”建设工作现场会上,东城区教委主任周林说,这附近有6所中小学和幼儿园,上下学时交通压力较大。
教育和交通等部门开展了专门的交通综合治理,全方位疏堵。各校建立“通学联盟”,实现学生错峰流动,人为疏解人流和车流量。同时,科学规划有限空间,设立家长等候区,避免一辆车堵住一条路。街区还实施了机动车限时禁行、开辟左转车道快速分流等措施。
一套组合拳下来,灯市口街区高峰时段拥堵时长平均缩短15分钟,道路通行效率提升40%,校园周边事故率下降90%。
周林说,不仅要让路通,街区还更加注重适儿化建设,选择儿童友好的植被树种、城市家具,增加童趣科普宣传牌,减少各类箱体杆件,避免安全隐患。
目前,东城区已累计建成170余条通学路,设置了200余处家长等候区和安全岛。今年年底,该区通学路将覆盖所有学校。其他软硬件也正在配齐。该区将融合校园交通治理与老城更新、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等理念,打造“胡同慢行环线”,串联多所学校与社区公园,实现“步行上学、一路通达”。
一些学生的创意设计也融入街区规划。目前,东直门地区、永外地区、灯市口地区等建设方案都采纳了学生的设计。
本市更多中小学幼儿园将畅通校门口交通。市教委副主任王方介绍,各区将“一校一策”开展安心通学路建设,打造融合交通出行、街道环境、停车秩序、园林绿化等一体化设计的儿童友好空间,通过科学规划空间、合理施划交通线路、规范设置标志标识、加强引导管理等多种措施,切实保障校园安全。(记者 李祺瑶)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