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品,书中通过描述一个苏联焦炭制造厂工人——帕维尔·科列索夫的成长历程,生动地描绘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劳动者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成为20世纪伟大的文学经典,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
作者简介: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1938年),苏联著名小说家。1918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参加布尔什维克,1921年考入塔木夫宣传工艺学校。1922年参加工作,任办公室秘书,1924年当过红军士兵,1925年开始在列宁格勒“译音报”编译部工作,此后分别在杂志上发表小说和小品文。无领导1)被誉为学习导师•教育家沃克极具感染力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1)描写了青年工人帕维尔·科列索夫和他的战友们在产业革命时期建立一座巨大的钢铁厂的艰辛历程,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1937年逝世,享年三十四岁。被誉为苏联文学的传奇人物之一。
作品简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誉为“苏联版工人日报”,被认为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小说主人公帕维尔·科列索夫,是一名从村里来到工厂的普通青年,他和同事们一起,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艰苦创业,建立起一座完整的钢铁生产工厂。
在小说中,作者写道:“钢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从地里挖来的。”这个精辟的观点,道出了钢铁的来历和人们在工业领域中所需要具备的奋斗精神。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奋斗精神被广泛推崇,并成为人们为建设伟大祖国而不懈奋斗的精神信仰。
小说具有激励人心、鞭策人们向前奋斗的深刻意义。正如书中著名的一句话所说:“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需要的,不是爱情,而是勇气。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的,不是柔情,而是刚毅。”
总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小说,不仅仅是描述了一个时代中的普通人,更是揭示出了一种奋斗精神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程。这是一本永恒的经典,唤醒我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意志力,不断追求事业成功的决心,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工作和生存都有着极具启示性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