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的正大综艺是王雪纯主持:
姓名:王雪纯
性别:女
籍贯:北京
民族:汉
出生日期:11月22日
学历:澳大利亚墨尔本传播学硕士学位
1993年6月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分配至中央电视台国际部工作。于1994年开始担任《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正大综艺》是向中国电视观众介绍海外风情及世界各地文化风貌的栏目,多年来颇受观众欢迎。除演播室主持外,王雪纯同志还随节目组在各地拍摄外景及采访。工作中还曾主持了电视英语教学节目以及中央电视台和文化部组织的大型文艺晚会若干。在主持节目之余也多次编导节目,并参加多部译制片的配音工作,翻译了几部纪录片的英文脚本。1997年,被授予第十二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优秀主持人单项奖及第三届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银奖。同年被评为广电部“十大杰出青年之一”。1999年获“金话筒”金奖,被授予“全国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称号。几年来参与录制的《正大综艺》、《环球》栏目多次获得台内或更高级奖励,如“星光奖”优秀栏目等。2002年担任国际部《正大综艺》节目制片人之一。
《正大综艺》在二十年前推出的时候,节目定位围绕着“看”去做文章,于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仿佛成了《正大综艺》的代名词。
每一个节目都有自己的更新换代,随着科技的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对综艺节目的需求性也在不断变化,必须适应大众的喜好。弘扬大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有些东西放在20年前就是合适的就是最好的,就像当年我们都知道的粮票,现在对粮票的观念都只存在于影视资料中。对于曾经辉煌过的综艺节目也是一样的,日益发达的社会,必定会有更多适于它生存发展的节目。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附和大众喜欢的东西才会真正保存下来。但大众的喜好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年代里,我们连追的明星都会一天换好几个,更何况是一个综艺节目,以前看正大综艺的时候,以为那就是最好的节目,直到后来看到了更多的节目,才知道,那只是凤毛麟角,冰山一角罢了。如果不去多看看,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的眼界有多狭隘。正是有了这个认知,才会不停吸取前人教训,对节目提出新要求,注入新鲜血液。但综艺节目只是卫视的一部分,为了整体效果,不得不学会舍弃。
临近子时,奋笔疾书,毫无睡意,莫名其妙想到正大综艺:
小时候,周日下午的正大综艺是我最爱之一,虽然在名称上,我老和倪萍阿姨周六主持的综艺大观相混淆,但是一提到“世界真奇妙”,我还是汇心一笑。
节目内容很简单,主要桥段无非外景主持人四处游玩,于国外风土人情间找出问题。增长知识,娱乐大众,好不快哉!外景主持人的工作也羡煞旁人。其余小节目,诸如猜猜正在制造的东西、一笑茶园中的“先嚼开心果,再品盖碗茶,究竟谁的对,还得看大家。”、是真是假……都是知识与趣味并存的优秀节目。
结束后,一首“爱是love,爱是amor……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颇让我动情,各种爱:老年夫妻、三口之家、初为人父、情侣相伴、师生情深。
节目的主持人王雪纯也与节目内容很搭,但是后来……
印象很深,先是公开选拔主持人,朱迅和吉雪萍出现。我是看好来自上海的吉雪萍,但谁知二人算是同时留下;再后来我就离家上大学,暂时告别了电视。
再回到电视前,儿时的美景碎了。
吉雪萍回到了上海台,暂且不表;朱迅这个疯癫的主持人,与正大综艺一起走进了吉尼斯的世界,竟是创造了一些比谁憋气时间长,谁转圈多等一些毫无意义,但国人颇为热衷的“世界第一”。最近的“墙来了”更是把我雷倒,一群三流演员竟然跑到电视上嬉笑怒骂,拆科打诨。最肮脏的语言在我脑里徘徊,还我正大综艺!
中央台绝对是人才济济,但在这个神奇的国度和市场下,只好做些教人越来越愚昧的节目;
还是多看看曾经王淑芬阿姨的《我们》、如今白岩松叔叔的《新闻周刊》、柴静姐姐的《看见》,多看看纪录频道、科教频道。
洗洗睡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