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韩再芬个人写真照片难掩秀丽 一名德艺双馨的黄梅戏艺术家

发布时间:2023-12-14 21:40:45

韩再芬艺术生涯的开始,就很有戏剧性。在她十岁那年,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招生,一个报考的女骇要她去陪考,结果报考的人没考上,“陪考”的她却被选中了。她母亲一方面为她高兴,一方面也为她担心,女儿毕竟太小,她还是个四年级的小学生。但小小的韩再芬对当演员却表现了极大的兴趣。于是,她成了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培训班一名最小的学员。韩再芬出生在安徽省潜山县的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财政局的干部,母亲是黄梅戏演员。姐妹四人她最小,但是家庭对她并不是一味的溺爱,相反要求非常严格。她妈妈把自己身世中的体会,告诉女儿:“人生的道路是不平坦的,艺术的道路更是坎坷。既然选定了这条路,就要坚持走下去,而且一定要走好。”韩再芬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一面要学文化,一面要练功,练唱、练表演,艰辛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但,从小倔强的她,虽然也在背后流过泪,可在人前去从不示弱。由于她的为人开朗热情,虚心好学,老师和同事们都很喜欢她,乐意对她进行帮助。小韩就是从这些关怀中去汲取营养,不断地丰富提高自己。学艺生涯虽然艰苦,但却磨练了意志,学到了扎实的基本功。一年后,在安庆地区青年演员基本功的比赛中,她就崭露头角,人们评论她是“声惊四座,技压群芳”。两年后她十二岁时就在团里挑大梁,担任《窦娥冤》的主角。十六岁就脱颖而出,一举从名。正如唐朝李贺形容的那匹小骏马:“一朝沟陇出,看取佛云飞。”韩再芬悟性好,进步快。这些年来,她对黄梅戏表演招式的把握和唱腔的运用,达到了轻驾就熟、炉火纯青的境界。但她并不满足于固有的程序,而是力求创新。她不仅对自己的角色苦心琢磨,对别人的戏也同样用心。一次她随小分队到江西演出《莫愁女》,出了海报,售完了票,可是莫愁的演员去突然病倒。当时没有经过任何排练的韩再芬毛遂自荐,临时上场。由于《莫愁女》的唱词多,表现的情感复杂,难度很大。领导和同事们都为她捏一把汗。但韩再芬这次的演出却非常成功,她对莫愁女的性格特征把握得相当准确,表演得委婉动人。不仅如此,她还按照她的体验,对原来的一些动作做了创造性的改动。在《莫愁女》中有一场戏是表现莫愁为徐公子伴读的。公子心不在焉,老是望着莫愁,被老师发现追问,徐公子支支吾吾说是看燕子,先生就以燕子为题,要他即席赋诗。徐公子吟了三句:“南来小儿女,双双梁上栖,呢喃私语切--”这时莫愁顺手拾起脚边的小石子投过去,并向公子递眼色。公子醒悟,吟出了“投石惊不飞。”有人说在一动作的表现有些生硬,似乎莫愁早知道身边有石子,如果没有石子,有见如何表现呢?为了使这一动作更加逼真,小韩演出时做了如下改动:在徐公子续句为难时,她表现暗自焦急,然后,忽然眼睛一亮,发现地上小石子,马上背着先生轻轻拾起,朝公子投过去,徐公子闻声转向她。她先指石子,然后又指燕子,徐公子这纔悟出了最后一句诗,终于摆脱了困窘。这一改动,使投石动作,更加合情合理,更有层次,也更增加了戏剧性,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这种创造性的表演,充分显露了她的艺术才华。

为了艺术事业的需要,韩再芬总是不顾自己的身体。她患有贫血的毛病,可从没有认真调理过。为了演好《痴风知劲草》中小翠这个人物,她下到农村,吃住在农家,每天帮房东劈柴、烧火、做饭、洗衣,体验农村少女的生活。为了演好杨玉环,不惜冒着增肥的危险,使劲地进食加餐。为了演《西施》,她每天又只吃三两饭,体重急剧下降,人瘦得变了型,关在家里不敢出门。如同她的艺术魅力一样,韩再芬具有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做戏先做人,”也是她恪守的信条。作为名人,她在举止之间,没有矫揉造作之感,让人感到清纯、朴实。当韩再芬旋风刮起,也是国内“走穴”之风兴起之时。有人觉得韩再芬不仅人长得漂亮,歌也唱得很好,如果改行一定能挣到更多的钱,但韩再芬去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钱虽然有诱惑力,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艺术家应该将精力放在艺术上。韩再芬生活作风极为严谨,从不与人拉拉扯扯。身正不怕影歪,在社会上听不到任何关于她的闲话。在剧团她是大家看中的尖子,但她从不矫情傲慢。外地一些单位请她出演,她一般都不单独行动,总要在剧团里带上一班人,宁可自己少得一点,也要让大家能增加一些收入,因而深得领导和同事的爱护和尊重。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